手扎八角灯,是望牛墩镇最传统和最为常见的中秋物品,望牛墩镇望联村的施文,传承了祖辈三代制作纸扎八角灯的手工艺,他从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这项手艺,到如今已有40多年。施师傅做的八角灯均匀、轻巧、透亮、形态精美,街坊们都十分喜爱。
记者到在施师傅的制作工场,施师傅正用砍刀和定制的开竹机将竹子分割,一步一步将成细细的竹条分割好。制作八角灯,手艺繁琐,印刷,剪纸,扎架缺一不可,再用砂纸条、浆糊将竹条扎制成6个尺寸一样的正方形,随后再把正方形粘连成八角灯的灯身,雏形才刚做好,然后剪纸、贴纸……一个小巧玲珑的八角灯就这样诞生了。
施文:我八九岁左右开始学这门手艺,听我爸说这门手艺从上几辈开始传下来,这门手艺都有四代了,我们中国好多地方的传统不一样,我们东莞这边习俗通常开灯和添丁是同一个“意头”。
比起如今的新潮电子玩具灯笼,传统的纸灯笼更受市民们青睐,每年从农历七月开始,市民就陆续前来购买灯笼。施师傅表示,制作一个八角灯由10多个附件组成,他提前准备好竹条、彩纸等,要非常麻利地扎制和粘贴,每天能制作100多个,每年中秋节期间,能卖出一万多个八角灯。
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在我们水乡,孩子们喜欢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这时候,望溪河边亮起点点星光,这是每个望牛墩人无法忘怀的童年回忆。对施师傅来说,手扎八角灯这门手艺既是传承也是情感寄托,他会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施文:如果想学这门手艺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因为这门手艺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一种思乡之情寄托的方式,有机会就来找我学做灯笼,我一定会教会你们的。(记者:梁婷婷 周国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