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一号文”发布 建设美丽东莞,20条政策干货出台
1月20日,2018年市政府“一号文”正式发布。今年起,我市将用三年时间推动美丽东莞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城市,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打造中国工业城市绿色发展样本和典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
为推进市政府“一号工程”,东莞配套出台20条政策干货着力补短板提品质树形象,力争一年扎实起步、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实现跃升。目前我市已初步收集重点示范项目65项,总投资超过600亿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出席新闻发布会,解读市政府“一号文”并回应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标:三年时间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是今年东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精髓。1月20日,紧随东莞“两会”,东莞市政府召开了今年首场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市政府2018年“一号文”《关于推动美丽东莞建设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的若干意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市委全会、东莞“两会”精神,快马加鞭推动美丽东莞建设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市政府“一号文”,从今年起至2020年,东莞将以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主线,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任务,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按照一年扎实起步、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实现跃升的目标任务,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报审工作,推动截污管网建设、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创新、广深高速创新带环境品质提升、TOD开发和连片“三旧”改造等示范项目全面开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政府已初步收集重点示范项目65项,其中已明确投资估算的项目54项,总投资额达到636.94亿元以上。
措施:20条政策干货补短板提品质树形象
为推进美丽东莞建设,市政府“一号文”从规划引领、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彰显品位等方面提出20条政策干货。其中,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建立绿色低碳产品标识管理制度、推进滨海岸线走廊景观打造、加快广深高速创新带示范建设、出台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组建城市更新基金、完善城市经营机制、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打造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等均属首创举措。
在补短板方面,东莞将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大气、土壤、固废污染治理,加快引导落后产能整治退出,着力抓好交通拥堵治理,坚决打赢“两违”治理攻坚战等5条措施着力改善薄弱环节。
在提品质方面,我市将通过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着力推动滨海、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大力推进广深高速创新带“1+1+11”示范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和TOD综合开发等9条措施强化先手优势。
此外,东莞还将通过加强城市宣传推介,打响现代生态都市城市品牌,打造特色多元的旅游目的地等3条措施提升品位形象,增强美丽东莞建设活力特色。
解读市政府“一号文”
【目标任务】
按照一年扎实起步、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实现跃升的目标,我市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作为建设美丽东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三年时间加快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东莞。
相关链接
改造城区7个交通拥堵点
规划建设“P+R”停车场
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东莞市民最为关注、最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将建立城市交通治理“1+3”工作机制,成立市交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补齐交通拥堵治理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两块突出短板。
着力抓好交通拥堵治理,编制一本白皮书、制定一个年度行动计划,根据每年交通状况确定当年治理交通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落实办法。启动环城路等7个拥堵节点改造,研究制定环城路、松山湖大道、水乡大道、东莞大道、鸿福路等主要拥堵节点的交通改善方案,采取道路微循环改造、增加次干道路密度、立交化改造、打通断头路、建设慢行系统和空中连廊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采取提高路面见警率、增加电子警察密度、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等多种措施,灵活应用“潮汐车道”“借道左转”“左转待放”等新型交通组织,切实改善道路微循环。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全面动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加快轨道交通2号线和莞惠城际沿线配套接驳设施建设,推动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配套公交场站规划落地。统筹制定导向明确的停车政策,合理规范共享单车管理。适度规划建设一批“P+R”停车场,完善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慢行交通系统。
知多点
P+R停车场
P+R,Park and Ride,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去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到2020年)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101万吨标煤以下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505万吨以下
累计完成存量违法建设治理量1000万平方米以上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到2020年)
全市截污管网总长度达5000公里
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基本完成176条河涌整治任务,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危废处置能力达60万吨/年
力争新建(新增)公办中小学42所、公办幼儿园103所,创建品牌学校100所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到2020年)
魅力小城10个示范片区建设初见成效
建成美丽幸福村居连片示范区3个以上
80%以上村(社区)建成文明美丽村居
完成海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6公里以上
建成国家园林城镇3个以上
建成省园林城镇12个以上
建成广东省森林小镇14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