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重点流域水体达标治理,近日,由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委托编制单位编制的《东莞市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东莞市石马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方案》和《东莞市水乡片区水体达标方案》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未来数年,东莞市将在水乡片区、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部署数百项重点工程,共累计投资约496.33亿元,以确保未来数年,上述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明显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水乡片区2020年完成黑臭水体阶段性整治
东莞水乡水系发达、河流密布,由于辖区内港口众多,交通便利,水乡片区也是东莞电子、造纸、印刷、食品、粮油、制鞋、建材等产业的聚集地。过去二三十年,由于水乡片区经济社会未能统筹发展,处于碎片化发展的状态,产业布局极其分散,用地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且传统类型企业数量较多,由此导致能耗较高,污染也较为严重。
根据《东莞市水乡片区水体达标方案》,水乡片区的整治范围主要包括:石龙镇、万江街道、中堂镇、望牛墩镇、麻涌镇、石碣镇、高埗镇、洪梅镇、道滘镇、沙田镇虎门港。流域内常住人口约156.47万。
按照方案,到2020年底,水乡片区完成黑臭水体暨内河涌阶段性整治目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流域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0%、27%以上,流域内城镇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明确,接下来,东莞市将在水乡片区部署重点工程共211项,共累计投资约124.52亿元。重点工程有两大类,分别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其中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占178项,分为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内河涌整治和人工湿地工程、生活垃圾收集收运处理处置工程、监管能力工程等污染源防治项目,投资规模约122.11亿元;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33项,分别为水源涵养地工程与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投资规模约2.406亿元。
东引运河—寒溪河拟至本世纪中叶实现水体清澈
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涉及面广,流域面积约为1097平方公里,涉及桥头、企石、石排、横沥、常平、东坑、寮步、茶山、东城、莞城、南城、厚街、虎门、大岭山镇、松山湖、大朗、黄江、沙田镇虎门港、樟木头镇等多个镇街,流域内常住人口约390万。
根据《东莞市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征求意见稿),至2019年,东引运河樟村(家乐福)的水质目标达到IV类。东莞运河石鼓、虎门镇口断面在2019年水质达到Ⅴ类、2020年达到Ⅳ类。
2020年底,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完成黑臭水体暨内河涌阶段性整治目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流域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0%、27%以上,流域内城镇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到本世纪中叶,流域水环境质量要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经济繁荣、水体清澈、生态平衡、人水和谐新格局初步形成,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方案透露,东莞将积极落实重点工程共307项,共累计投资约276.89亿元。其中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占281项,分为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内河涌整治和人工湿地工程、生活垃圾收集收运处理处置工程、监管能力工程和应急工程等污染源防治项目,投资规模约259.97亿元;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26项,分别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和饮用水源监管能力建设,投资规模约16.92亿元。
石马河今年起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石马河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挂牌督办多年的跨界污染河流。为尽快实现综合整治目标,《东莞市石马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至2019年,石马河旗岭断面的水质目标达到V类。自2017年起,实施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在石马河流域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石马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应于2018年底前至少达到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较严值,部分污水处理厂执行更严标准。
石马河流域内各镇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石马河流域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石马河流域完成黑臭水体暨内河涌阶段性整治目标,流域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0%、27%以上。
为达到上述目标,东莞将积极实施设施升级、面源控制、河涌整治、水源涵养、监管能力等五大类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4.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