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至大过年。望牛墩人的冬至习俗独具特色,在冬至时节,会围坐在一起吃冬团,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冬团是望牛墩本土特色时节美食之一,表皮用糯米粉制作,馅料由豆类、花生、爆米花等食材制成。
来到望牛墩上合村的街坊娟姨家里,她正在家里洗蕉叶、揉面团、包馅料,忙碌着把浓浓的祝福和美好寓意包进圆鼓鼓的冬团里。
娟姨:一般都是冬至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做冬团,这个是传统传下来的,以前回娘家就要带冬团回去作为手信,给爸爸妈妈吃冬团。
洗豆、蒸豆、炒馅、搓面团、洗蕉叶、摸花生油、再把馅料包进糯米粉团中,最后拿到蒸笼里蒸熟……制作冬团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是要按照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进行,而且很多细节的把握都离不开长年的制作经验和技巧。
娟姨介绍,冬团分为白冬团和红冬团,红色的皮是用苏木和食用碱煮水染成,馅料分甜咸两种,甜的馅料是爆米花、花生、糖,咸的馅料是绿豆、眉豆、盐和糖。
娟姨:(冬团)一种口味是“绿豆咸甜”,一种口味就是“眉豆咸甜”,最后一种口味就是爆谷、花生、黑芝麻,是甜的。
娟姨介绍,新鲜的蕉叶洗干净后剪裁成长方形,抹上花生油备用,这样蒸出来的冬团不会粘叶。水开后,放入冬团隔水蒸15分钟左右,热气腾腾的冬团就可以出锅了,散发着阵阵糯米甜香。
白色的冬团出锅后,娟姨还用红色食用色素点上红色的小圆点,这是传统饮食文化中图吉利的体现。
新鲜出炉的冬团表层糯米十分松软,里面的馅料甜而不腻。冷冷冬日,品尝着长辈亲手制作的冬团,味道香甜温热,满满都是温情。(记者:梁婷婷 黄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