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临近,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望牛墩镇的七夕文化,从7月初开始,望联村以“以老带少”的方式自发组织制作了一台精美的七夕贡案,将在该村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展示。
走进望联村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由婆婆、社工、青少年、小朋友组成的贡案制作团队,正围坐在一起,有的做花朵、有的做祭祀用品,其乐融融。这位陈婆婆今年已经79岁高龄了,她表示,自己9岁时就开始跟着长辈学做贡案,现在能带着年轻人一起做贡案,很开心。
陈婆婆:我九岁开始学制作贡案的,那时是小孩子,是解放时,做了好多年,学一下,大家互利互惠学一下,好欢喜、好高兴。
小朋友:我今年九岁了,暑假时跟着奶奶们一起来学制作这贡案,我觉得很好玩,我也学会做灯笼,同时,我也对我国的七夕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据悉,望联村制作的贡案长3米、宽2米,在这小小的方寸间,除了摆放了传统的祭祀品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外,同时还融入了该村“一河两岸”的村容村貌,只见在整洁靓丽的河岸两旁是游泳池、篮球场和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以及采摘园里的田园风光,充分反映了望联村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场景。
社工 陈嘉欣:在七月初的时候,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以及志愿者自发组织来制作这个贡案,其实在制作的时候,年青一辈在不懂的时候,老年人会给我们传授一下经验以及技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村民学习到这一个贡案制作技巧,以及将望牛墩七夕文化传承下来,我们这一台贡案一共大概做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这台贡案展示出我们望联村的一河两岸的情况,及村民幸福生活的情况。(记者:张晶 廖洪标)